當你因債務纏身、卡數供唔切、財務壓力爆煲,最終被迫思考一條問題:

「我係咪要考慮破產?」

破產Bankruptcy),對很多人來說,是一個聽起來可怕的詞語,甚至有人覺得只要破產,就等於人生玩完。但事實上,破產並不是世界末日,而是一個法律上重新開始的機會。

不過,選擇破產前,你必須清楚了解整個過程會帶來的後果與現實代價,不能盲目衝動。本文會幫你從法律程序、影響、風險、常見誤解等方面,全面認識破產。

什麼是破產?
破產是一個由法院批准的法律程序,針對無力償還債務的人,讓他們把現有資產交由破產管理署接管,並經過一段法定期間後,解除其大部分債務責任。

換句話講,如果你欠下大筆債務,無力償還,又無法透過其他方法(如債務舒緩、IVA)清還,破產是一種最後手段。

破產的申請條件
任何人,只要無能力清還自己的債務,理論上都可以申請破產。你可以主動申請(自願破產),也可能因為債主向法院申請強制你破產。

在香港,破產的最低欠債金額為港幣一萬五千元以上。

破產後會發生什麼事?
破產令生效後,你的所有資產(包括物業、汽車、銀行存款)將由破產管理署接管。這些資產會被出售,用來償還債權人。

你需要配合破產管理署進行財務調查、填寫資料,並交出所有財務記錄。

在破產期間(通常為4年),你會受到多項限制,包括不能申請信貸、不能擔任公司董事、出境需獲批准等。

破產期間結束後,如果你沒有違規,就可以解除破產狀態。大部分債務會被正式清除,讓你重新開始。

破產對你的影響有幾深?
破產絕對不是輕鬆的出路。雖然可以清除債務,但會對你未來幾年的人生造成很大影響。

首先是信用評級。在你申請破產後,你的信用報告上會留有破產紀錄,通常維持8年,甚至更久。在這段時間內,你基本上很難申請到任何貸款、信用卡或租樓。

其次,你在破產期間,不能隨意出境,需要事先申請批准;也不能經營公司、做董事或擔任某些專業職位(如會計師、律師、保險從業員)。

另外,破產會造成情緒壓力。很多人會感到羞愧、自責,甚至影響家庭關係。這些心理負擔往往被忽略,但其實是最難處理的部分。

常見誤解:破產是不是不用還錢?
其實並不是所有債務都能在破產後免除。例如:

法院罰款

撫養費用(如贍養費、子女撫養費)

某些學生貸款

欺詐行為產生的債務

這些債項,即使破產也未必能完全清除。而且,在破產期間內,如果你仍然有穩定收入,破產管理署有權要求你按比例每月供款。

什麼人應該考慮破產?
破產是一個極端但合法的債務解決方法,不適合每一個人。一般而言,你可以考慮破產如果:

你已經完全無法供款,欠債已超過收入的5倍以上

你試過債務舒緩或IVA協議失敗

你冇資產,信用紀錄本身已經破壞

你唔想再被追數、唔想生活繼續陷入惡性循環

是否有其他選擇?
在破產之前,建議你先諮詢債務顧問或律師,看看是否仍有其他可行方案,例如:

債務舒緩計劃(DRP):由顧問協助與債主談判還款方式

個人自願安排(IVA):法律認可的還款協議,有法律保護

個人貸款重組:如果信用評分尚可,可以向銀行借貸合併債務

這些方法未必適合每個人,但至少比直接破產多一個選擇。

結語:破產不是人生終點,但要付出代價
破產是一條重新開始的路,但同時亦是一條高成本的選擇。它會清除你的部分債務,但也會清除你的信用、限制你的自由、改變你的人生規劃。

所以,真正的智慧,不是在最終才選擇破產,而是在還有機會之前,尋找其他出路、控制支出、尋求協助。

無論你考慮邊一種方案,都應該諮詢有信譽的專業團體或機構,幫你評估現況,制定一個真正適合你的財務重建方案。